一岁宝宝挨打会怎么样
二〇二一年六月二十三日
心
·
驿

打屁股可谓是一种无国界、最常用的管教孩子的方式。你也许认为,孩子不听话,打两下屁股不算体罚,然而一些研究发现,打屁股对儿童大脑发育产生的负面影响。

国外研究成果:
1.哈佛大学最近发表在《儿童发育》期刊上的论文基于现有的一些研究,这些研究发现,遭受虐待的儿童在应对威胁时大脑的特定区域活动会增强。
研究团队发现,打屁股会增强儿童大脑前额叶皮层多个区域的神经反应。大脑的这些区域会根据环境中的威胁等信号做出反应,并可能影响儿童的决策以及对局势的分析能力。
该研究的高级研究员凯蒂·A·麦克劳林表示:“我们知道,遭受体罚的孩子更容易出现焦虑、抑郁、行为问题和其他心理健康问题,但是许多人并不会把打屁股看作暴力行为。在这项研究中,我们想从神经生物学层面看看打屁股是否对大脑发育有影响。”
麦克劳林和同事们分析了一项涵盖了3岁到11岁儿童的大型研究的数据。他们重点关注了147名被打过屁股的10岁到11岁儿童,但不包括曾遭受更严重暴力虐待的儿童。
每个孩子接受核磁共振成像扫描时,面前的电脑屏幕会播放演员做出的“恐惧”和“中立”表情。扫描仪会在屏幕播放不同表情时捕获孩子的大脑活动,研究人员对这些大脑成像进行分析,以确定被打过屁股的孩子的大脑活动是否和没被打过屁股的孩子有所不同。
研究人员写道:“平均而言,在所有样本中,恐惧的脸引发的大脑多个区域的反应都比中立的脸要强烈……相比从未被打过屁股的孩子,那些被打过屁股的孩子看到恐惧的脸时大脑前额叶皮层多个区域产生的反应更大。”

相比之下,“被虐待的孩子和被打屁股的孩子在看到恐惧的脸时,大脑任何区域的反应都没什么不同。”
麦克劳林表示,这些研究发现与一项针对遭受严重暴力儿童开展的类似研究结论相一致,表明“尽管我们不会将体罚视为暴力行为,但从儿童的大脑反应来看,体罚和暴力并没有太大区别。更多的是程度上的差异,而非本质差异。”
2.美国密歇根大学综合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从62个国家收集的涵盖21万余名儿童的数据,其中只有3个国家(约占5%)的数据显示,打屁股与孩子社会交往、情感发展之间的关系不甚明了。而剩下的59个国家(约占95%)的数据都显示,打屁股影响孩子社会交往、情感发展。
调查中有43%的3~5岁孩子被打过屁股,或者他们所在家庭的另一个孩子被打过屁股。研究人员指出,无论是孩子自己被打屁股,还是他(她)的兄弟姐妹被打屁股,这两种情况都会对孩子的社交能力造成不利影响。
对于这则新闻,知乎上有网友分析称:“在孩子的是非观念和决策能力建立起来之前,经常性的体罚会让孩子对周围事态失去判断能力,失去主见,变得懦弱、优柔寡断。
国内研究成果:
1.广西师范大学在一篇题为《学前儿童父母体罚的特点及影响因素分析》的报告中指出,多数遭受过父母实施体罚特别是重度体罚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说谎,不遵守纪律与攻击行为,在其成年后表现出冷漠孤僻、不善表达、唯唯诺诺、缺乏创造力的人格特质,严重的可能会出现心理和精神问题。
2.广州大学曾对广东省内多个地级市共1300余名初中生进行调查,以此探讨父母体罚与青少年攻击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青少年经历的体罚越多,其在日常生活中的攻击行为越多。
打屁股会使孩子对环境中的威胁线索过分敏感,难以调节自己的情绪,会习惯性认为别人是有敌意的。
“棍棒出孝子”“不打不成材”,有多少孩子因此形成了童年阴影。良药苦口利于病。很多家长看来,为了纠正孩子的错误,激发孩子的潜能,让孩子懂得这个社会的规则……但凡有利于孩子的前途和发展,包括打屁股在内的各种体罚都可以看作是苦口良药。但是,这剂药或许副作用太大。
体罚只是惩戒手段之一,而达到教育效果才是目的。要达到这个目的,绝对有着更科学、更巧妙的办法。


著名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鞭笞是惩罚儿童的方法中最坏的一个,我没有见过一个家庭施行体罚会有好处的。”

教育孩子有很多种方式,尽量不要选择这种费力又起反效果的。
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文章地址:http://www.rptled.com/news/91.html